Search

【我的小孩打人了怎麼辦?】
#也可以改成我的小孩被打了怎麼辦
#比打回去更好的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我的小孩打人了怎麼辦?】
#也可以改成我的小孩被打了怎麼辦
#比打回去更好的做法

收到的訊息中,「打人」一直都是很熱門的議題,
今天就來聊聊,我如何看待孩子打人這件事。

首先要確認孩子做此動作的動機為何?
通常不外乎以下三點:
👉覺得好玩、好奇、有趣,想跟對方玩。
👉有情緒,因為生氣不滿而動手。
👉距離太近,感覺到威脅與不安全。

我一直覺得身為父母最重要的工作,
就是要去 #觀察小孩,
去明白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目的為何。

💡如果孩子打人是因為好玩
給予正確的社交語言,示範正確的社交行為。

「你想和他玩是嗎?你可以說:『可以一起玩嗎?』」
帶著孩子練習說出正確合適的語言,
有時候被打的對象是成人,可以平靜的告訴孩子:
「這樣我不舒服,你可以輕輕地摸。」

使用正向語言引導孩子做出正確合適的行為,
也可以輕輕握著孩子的手做一次。
#通常成人越有反應孩子打得越起勁同意嗎?

💡如果孩子打人是因為生氣
同理孩子的情緒,並設立界線。

「你在生氣嗎?可以生氣,但不能動手。」
可以溫和堅定的先將孩子帶離(或抱離)現場,
孩子在抒發情緒的同時也不會傷害到他人。
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討論有情緒時不能打人,
但可以做什麼?一起腦力激盪找到替代方案,
(我們家孩子會跺腳、大叫、打枕頭、躲進秘密基地裡)
傷害他人與壓抑自我都不是最好的辦法,
讓我們取個中庸之道。

💡如果孩子打人是因為距離太近
我發現孩子有所謂的領域性,
而每個孩子能接受的距離範圍都不太一樣,
有時其他孩子只是在旁邊看,
但孩子覺得距離太近有威脅感時,
在自我防護的本能下,就容易出現推人跟打人等動作,
一樣給予孩子語言,示範並帶著孩子練習,
「你靠太近了我會緊張,可以後退一步嗎?」

不過有時真的沒辦法保持距離,
或者已經距離很遠孩子還是無法接受,
我會詢問孩子是否要繼續待在這,
或是要離開去其他地方?
我們無法決定別人要怎麼做,
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做。

我們家兩個孩子都經歷過打人這個階段(約1-2歲左右)
不管是好玩或是生氣都有經歷過,
如果現階段我的孩子會有不成熟的社交行為,
(像是打人或者搶玩具等自我中心的行為)
我會盡量看到,並跟在孩子旁邊,
當孩子有預備動作(可能伸手,或明顯情緒反應)
我會用肉身阻擋兩個孩子,通常都擋得下來,
因為我是成人,我的動作一定比較快(除非離得很遠)
接著確認與同理孩子的需求,示範正確語言行為。
「等下換你!」
「請借過!」
「可以借我嗎?」

這個方法是在喬伊一歲多去蒙特梭利教室時,
老師都會要求在兩個孩子的中間要坐一位家長,
將孩子隔開,同時有狀況也才來的及反應。
這個方法也適用於現場有其他孩子,
社交行為較不成熟的情況,
當其他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,
我也會用肉身阻擋保護自己的孩子。
#我同理你不代表我同意你的行為

以上為個人的經驗以及看法,
還有一些細節明天再來聊吧!


Tags:

About author
合作邀約請洽 超級媽咪SuperMami 經紀 Bonnie Chuang Tel:02-7729-4028*368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 內容媒體授權請洽 內容經營經紀 Alfred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嗨,我是口羊太太 陪你一起療育兒 :) 我的副業: 北美與台灣阿德勒協會認證 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 我的本業: 家庭CEO 兩個孩子的媽
View all posts